2011年11月9日星期三

爱的包袱

网友平原居有一回谈到父母的职责,勾起了我的回忆。

今年的校内口试,一位学生这么说:“小六那年,我不是很用功....为了考进理想的学校,妈妈陪我一起读书,她...........这令我很难忘。”说完,他的眼眶有点红了。
“妈妈很疼你!”我轻声附和。
“是的,我觉得妈妈很伟大,她辞职陪我念书。”
“那你要懂得报答她了。”我使出老师本色。
“我知道,但我就是达不到妈妈的要求,我怕明年进不了她要的班。”
他竟流下泪来,我连忙说好话安慰他。
“妈妈说我害了她.........她还差点要自杀…….”说到后头,竟低声饮泣。
我关心地追问下去。

原来妈妈为了孩子,辞掉一份薪金不错的职业。过后就再也找不回同等待遇的工作了,后来虽降低要求才找到另一份工作,却有‘虎落平阳,被犬欺’的感觉,无法适应新的工作环境,最后得了忧郁症,正接受治疗。
除安抚他,隔天我还赶紧向学校辅导官请求援助。

小孩闹翻以后,向对方讨回食物玩具,对如此荒谬可笑的行为,我们会一笑置之。
妈妈牺牲前途,看不到预期的效果,感到失落难过,甚至发出怨言,我们也能同理这种情绪。
但把后续不顺利的遭遇全归咎给孩子,甚至悔不当初,这样的应对方式就有待省思了。

忧郁症的因素复杂,妈妈放不下、看不开,肯定是其中一个因子。
佛光菜根谭:“做事无怨无悔是上等之人,有怨无悔是中等之人,有怨有悔是下等之人,纵使不能做上等之人,至少要做个中等之人。”
唉!如果在决定牺牲之前,能先作最坏的打算并且事后勇敢接受一切后果,我想就不会有如此伤感的情节了。

孩子始终认为自己拖累了妈妈,一个无形的包袱,就这么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上,这更让人不胜唏嘘。

所谓:“施恩勿刻骨,受恩应铭心。”;如果时时把给予他人的恩惠衔在口上,系在心上,日日期盼硕果,夜夜期待报答,岂不活得很辛苦,很不自在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

9 条评论:

Grass 说...

孩子有感恩之心,老師應盡力開解。

平阳居 说...

望子女成龙凤,乃人之常情。但世上有为子女牺牲的父母,也有不肯为子女付出的父母,过与不及,都会造成教育的失败。

红菇 说...

Grass:事后已马上向辅导官,级任和华文老师报告,请他们多留意。辅导官随后也跟孩子沟通一番,疏导情绪。

红菇 说...

平原居前辈:说得是。大树要把根扎得牢,必须深入黑暗的地底,才能挡风遮雨。因此,付出多少要量力而为了。

KL 说...

因为有爱,所以才有恨。其实我纳闷了半辈子,这种种因教育而引起的心结到底是自己给自己的压力,还是社会对成败的衡量给扭曲了?

红菇 说...

KL:我想两者兼具,至于比重则因人而异了。

红菇 说...

岁月留痕:您说出我想说的话了:“愿意付出却又要求回报,往往让心灵失衡”。

小路 说...

妈妈不明白孩子的心,孩子却懂得妈妈的心。

红菇 说...

小路:欢迎来访!
是的,由于不了解,才会有过高的期待!